宿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宿州市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2024—2027年)的通知

宿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宿州市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2024—2027年)的通知宿农〔2024〕101号 各县(区)农业农村局:为持续推进全市食用菌产业优质、高效发展,我局制定了《宿州市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2024—2027年)》,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宿州市农业农村局2024年9月25日 宿州市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2024—2027年) 为加快推进我市食用菌产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推动小菌菇成为大产业,实现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特制定本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 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大食物观”和“三物循环”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构建资源集约、技术集成、龙头带动、规模经营、融合发展的现代食用菌产业新格局,加快食用菌产业补链、延链、强链,推进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全市经济发展。二、目标任务强化要素保障,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绿色高质高效为导向,以提升产能、做大产值为目标,积极构建食用菌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努力把食用菌产业建成我市现代农业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2024—2027年,力争全市食用菌产量、产值分别年均增长10%以上,2027年末产量超10万吨、产值超10亿元。三、重点工作(一)科技创新工程。建立良种育繁推广体系。加强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加快菌种培育和引进,建设一批食用菌原种和栽培种生产基地,引进和扶持一批菌种生产经营企业。培育具有一定规模的菌种生产企业5家以上;选育和引进优良品种2个以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加强食用菌产业培训,提升科技水平和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素养。组建完善市级以上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团2个;开展食用菌科技攻关、成果转化、产品研发、推广服务和数字化应用,不断提高食用菌产业科技水平。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先进技术推广。建立食用菌政产学研推用协同创新机制,组织实施科研项目,联合开展新型基料、精深加工、低碳生态等全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与集成攻关,推进成果转化。推广工厂化生产、珍稀菇类栽培、周年化生产、新型设施栽培、质量控制等先进技术5项以上、深加工类产品10个以上。推广液体菌种工厂化代料栽培、隧道发酵培养料制作、栽培环境智能化调控等绿色高效的生产技术模式。(二)装备提升工程推进设施装备改造提升。围绕食用菌生产、加工、流通 等环节,进行设施装备全面改造和提升。支持菌棚菌房、生产基地、菌业园区、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食用菌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菌棒制作、栽培采收、分拣包装等先进机械配备,因地制宜发展和推广移动式智慧菌房。建设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实现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厂房机械等生产设施,以及冷库、烘干、包装等配套设施装备的标准化。建设周年化、立体化高效生产基地20个以上。(三)主体培育工程 培育规模经营主体。加快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食用菌新型经营主体,全市培育规模经营主体达到150个以上,推动食用菌产业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和支持符合条件的食用菌企业申报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个。建设规模生产基地。按照政策集成、要素集聚、企业集 中的要求,大力建设科技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绿色化、特色化、规模化等“七化”食用菌生产加工基地(食用菌产业园区),着力建设菌种(栽培种)菌棒(出菇棒)生产基地。全市建成1 万吨产能食用菌生产加工基地2个以上。 打造区域产业集群。按照统筹协调、突出优势、重点突破、错位发展的原则,以灵璧县、泗县为重点,打造工厂化生产加工集聚区和食用菌市场流通集散地。力争创建食用菌产业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1个,产业强镇1个。(四)绿色发展工程推广绿色生产模式。围绕“双碳”目标,推行立体化种植、生态化环保、综合化利用的绿色生产技术模式,推进食用菌生产减排、减损、固碳和能源替代。在制棒、出菇等环节推广轻简化、绿色化技术,大力推广生物防控、物理防控等病虫害防治措施,减少塑料薄膜和农药等使用,加强食用菌生产废弃物环境污染防治。积极发展“粮菌”“菜菌”“果菌”等立体、多元、高效生产模式,推广“芦笋+羊肚菌”轮作种植模式。加强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利用。把加强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重大举措。利用农作物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大力发展草腐菌,推进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的模式示范。推广菌渣肥料化、基质化及“二次生产+有机肥”等模式,引导无害化、高效化、资源化处理废菌棒。全市食用菌企业废菌棒(袋)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实施“林菌共生”行动。支持发展林下香菇、木耳、羊肚菌等特色菌业,加快农林副产物替代杂木作为新基质的研发和产业化示范,在砀山县打造特色基质食用菌,培育“砀山梨菇”等区域特色品牌。(五)全链打造工程补齐加工流通环节短板。延伸食用菌产业链条,做好“农头工尾”增值文章。提升食用菌初加工产品分等分级、冻干烘干、产品包装等商品化处理能力。研发一批保健品、化妆品、辅助药品等功能性产品,推动食用菌从“一盘菜”转化为“一包零食、一瓶化妆品、一盒保健品”。培育或引进食用菌精深加工企业5个以上。发展食用菌新兴业态。立足区域特色资源,支持创建食用菌“一村一品”专业村、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等产业融合载体。鼓励发展果菌套种模式,提高土地综合效益。大力发展菌旅融合,挖掘文旅、康养、休闲、特色菌宴等新业态,促进食用菌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推动食用菌网上销售。依托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及淘宝、天猫、京东等综合电子商务平台,引导经营主体积极开展食用菌 网上销售等业务。推广短视频、直播等网络经营模式,鼓励发展  智慧观光农业、线上体验农业和生鲜电商新零售业态,探索与盒 马鲜生、抖音、拼多多等合作,打造食用菌网红产品。(六)增收富民工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坚持户企一体、产村融合发展,探索、创新和完善灵活有效的多样化、针对性利益联结机制,全方位、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土地经营权出租、出让、作价入股等方式增加农民的土地流转收入;通过到企业、基地、园区就业务工等方式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通过菌房承包、以生产要素和提供社会化服务合作经营等方式增加农民创业收入;通过以资金、资产等生产要素投资(作价)入股分红等方式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推动联农带农发展。引导和支持地方重视联农带农,引导和支持食用菌企业到脱贫地区投资兴业,吸纳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大力推广“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统一分一统”生 产经营模式:企业统一负责前期菇棚建设、菌包提供、基料提供、技术指导以及后期的产品回购统销与品牌打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只负责中间环节的栽培与出菇。积极探索“村集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龙头企业+村集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灵活多样的联 农带农模式。到2027年,实现食用菌产业农户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七)品牌创建工程。开展“三品一标”提升行动。支持食用菌企业参与国家和  行业标准制定,鼓励其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严格市场准入,实行带码上市,强化质量追溯。创建一批食用菌 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推动食用菌绿色、有机农  产品认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支持企业申创驰名商标。通过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的产品10个以上。四、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市农业农村局统一领导全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工作,统筹协调推进全市食用菌产业总体布局、扶持政策落实、重点项目实施等工作。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适时研究谋划、协调解决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市、县区上下各级协同联动的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推进机制,协调各项措施和政策落实。(二)强化要素保障。用足用活存量扶持政策,将食用菌产业发展纳入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等相关涉农资金支持范围,统筹涉农项目资金向食用菌产业倾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效引导和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贷款贴息、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具有较强公益性、对农民带动能力强的企业。(三)强化宣传引导。发挥主流媒体、网络新媒体等作用,重点加强食用菌产业政策导向、重大动态、主要工作和取得成效的宣传,讲好宿州现代食用菌产业发展故事,提高社会各界对现代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关注度,营造食用菌产业发展良好氛围,打造我市食用菌产业投资热土、创业热土、发展热土。 政策咨询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57-12345。

一键获取宣城市政策资料

一键获取宣城市政策资料

宣城市招商引资

  • 招商政策

    招商政策

    立即咨询
  • 注册公司

    注册公司

    立即咨询
  • 产业扶持

    产业扶持

    立即咨询
  • 惠企政策

    惠企政策

    立即咨询

电话咨询

400-166-3656

立即咨询,获取宣城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园区招商引资,享专项产业发展扶持政策

免费咨询